当年皇帝赐下这桩婚事,京城里多少人暗中看足了笑话,此时人家小两口好不容易情投意合了,皇帝又打算拆散,谁看都觉得这事儿不地道。
淮阳候褚霖站了出来,他和王夫人的位置靠后,夏枢看不清的表情,只听他沉哑的声音道:“皇上,先皇遗旨,源儿性命受到威胁时,方可揭开他的身份,保他性命,所以不是臣故意蒙蔽皇上,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至于褚夏两家婚约……”褚霖道:“臣当时已经明确向皇上说明,源儿没有找到心仪之人,无意成家,婚约由洵儿来履行,只待他再长大几岁,就向夏家提亲。只是皇上认为淮阳侯府是在推脱和普通百姓家的婚约,源儿身为大哥,必须承担责任,婚约应该由他来履行,就愣是给他和夏枢赐了婚。淮阳侯府不能抗旨不尊,源儿迫于无奈就娶了非心仪之人。现在源儿好不容易和夏枢日久生情,决定和夏枢白首到老,皇上又何必拆散他们,为难他们夫妻俩?”
说起这事儿,朝堂上的人大部分都听说过京城里流传的褚家不愿和夏家履行婚约,皇上为普通百姓主持公道的美谈,只是没料到,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事。
要是情况属实,褚霖没说谎,那褚家对李朝皇室可谓是忠肝义胆了。
毕竟夏家身份过于低微,和淮阳侯府这样百年世家的婚约是极为不配的,然而就算不配,淮阳侯府在没人知道褚源先太子之子身份的情况下,都没想过让李朝皇室血脉代为履行婚约,而是打算让自家唯一的亲儿子娶一个乡下来的双儿……
只是一切被永康帝的横插一脚给搞阴差阳错了……
不少仅忠诚李朝的保皇大臣都不由得点头,淮阳侯府不愧是百年世家,虽然当家人没有什么血性,没有上过战场杀过敌,对李朝皇室的忠心可谓一脉相传。
然而这些李朝的中立者们这样想,永康帝可不这样想。
他见褚霖畏首畏尾了十几年,竟敢在这个时候出来说他的不是,心中不由得疑神疑鬼起来。难道是淮阳侯府觉得褚源身份确定后,有机会觊觎他的皇位,就翅膀硬起来了?
他面色阴晴不定地打量褚霖,开口道:“淮阳候是怪朕插手淮阳候府的婚约,是吗?”
褚霖忙道:“臣不敢。”
他道:“当初的赐婚虽然阴差阳错,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源儿对夏枢心生欢喜,现在他们两情相悦,已经决定要携手一生,还请皇上册封夏枢,让源儿得偿所愿,莫要为难他们两个。”
永康帝冷哼一声:“为难他们两个?你是否也觉得朕当年为你赐下李姨娘,也是在为难你和王氏?”
褚霖忙趴伏在地上:“臣不敢。”
永康帝见他趴的挺快,心里舒坦了些,但他怎么可能放弃在褚源后院里塞人。
他是一个帝王,任何人都得无条件服从他的命令,褚源也不例外。
他看向褚源,神情一转,深深地叹了口气:“朕不知道你当年心有所属,只听淮阳候说你找不到心仪之人,不愿成婚,就以为你是忙于公事,无心成婚,才找的借口。朕看着你长大,深知你不是主动之人,眼见你已及冠,后院里却没个知冷知热的人,担忧你忙于公事,错过自己的终身大事,就借着褚夏两家的婚约,为你指了婚,希望你早日成家,生下子嗣,别为了公事耽误了自己。”
褚源神色淡淡的:“谢谢皇上。”
永康帝点了点头,瞥了一眼夏枢,说道:“淮阳候嘴里朕成了大恶人,但谁知道朕心里的折磨。你从小没有爹娘,按理说婚事应该由朕来把关,只是朕却因为不知细节,好心办了坏事,导致你和夏枢阴差阳错。你坚持要夏枢做你的正妃,朕也不是不想成全你,只是这夏枢无论在身份上、子嗣上、亦或是为人处世上,没一处适合做你的正妃……”
“没人比他更合适。”褚源垂着眼道:“他一心一意对我,为我付出良多,没人比他更适合我的正妻之位。”
“好吧。”永康帝见说不通,倒也不坚持,他本身也不在乎夏枢是否是褚源的正妻,只是想拿这个做筹码,逼迫褚源同意他的提议罢了。更甚者,褚源和夏枢之间情深意切对他来说实际上更好操作,痴男怨女间的爱恨情仇,挑拨起来,足以让这一群人变成疯子,先前的淮阳候褚霖和他选的侯夫人王氏就是先例。
永康帝心里笑的得意,脸上却是一副无奈的模样,说道:“既然你坚持,那朕就准了你,你的正妃之位就由夏枢来坐。不过先前的事情朕可没忘,夏枢目光短浅,眼界狭窄,心里只有那些铜臭金钱,他今日做的事情让你声名扫地、大失颜面,可见他并不够格独掌你的后院,必须有人帮他搭把手,让你无后顾之忧。你看这样行不?”
他笑了笑,一副为褚源尽心打算的模样:“你说出你心仪之人的名字,不管他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他未曾婚嫁,朕就做主,再为你赐一次婚,让他做你的平妻,弥补朕当年赐婚的失误,让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着,他眼睛看向夏枢,警告道:“你本就配不上源儿,只是源儿坚持不愿毁诺,要你做他的正妻,要和你白头到老,朕才不得不准了你的安王妃之位。只是……”
他道:“源儿原有心仪之人,那才是他应该拥有的正妻。朕这就为他和心仪之人赐婚,让他们恩爱相守。以后你虽说是名义上的正妻,但心里要明白,源儿新娶的平妻才是他真正的正妻,你要辅助他管理好源儿的后院,不得心胸狭窄、心生妒意,祸乱源儿的后院。”
夏枢:“……”
他一脸麻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永康帝却以为他不同意,心里觉得奸计即将得逞的同时,脸却一沉,威胁道:“你要是不同意,朕就剥夺了你的安王妃之位。”
夏枢嘴巴张了张,刚想说话,褚源就摁住了他的肩膀,皱着眉道:“皇上,臣……”
“你不许为他说话。”永康帝皱着眉头高声打断了他的话:“不过是一个平妻,他要是接受不了的话,那朕还不如现在就下旨让你休了他。”
褚源脸一下子沉了下去。
夏枢知道他是听到永康帝的威胁才生的气,怕他怒意上头,赶紧抓住他的胳膊,说道:“……我没意见。”
永康帝这才满意了,微微点头,问褚源:“那么,你先前心仪的人是哪一家的双儿或小姐?说出来,朕马上为你赐婚。”
然后看向众臣,开玩笑道:“若是源儿说了你们谁家闺女或双儿的名字,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啊!”
此事发展到这个阶段,群臣已经由看笑话转为了胆战心惊。
今日进殿参加宫宴的至少也是四品官员,在朝堂上混了多年,哪里看不出皇上是有意针对褚源。
家里有闺女或双儿的,不禁绞尽脑汁,思考自家孩子和褚源相识的可能性,家里没有适龄闺女或双儿的,则在考虑自己所追随的重臣是否有适龄的双儿或闺女,要知道,褚源一旦和重臣结下姻亲关系,这整个朝堂的格局恐怕都会发生变化。
其他人胆战心惊,燕国公府的三个却大皱眉头,一是觉得褚源不靠谱,二是搞不清永康帝是要弄哪一出,心里不由得担心夏枢。
褚源仿佛不知道殿里的暗潮涌动,他垂下眼,收敛身上的杀意,平静地道:“不知皇上可记得七年前皇后生辰宴那日发生的事情?”
第122章
七年前, 皇后千秋寿诞,为与民同乐,京城城门大开, 彻夜不休, 举办了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花灯盛会。
无数京城附近的百姓携着亲朋好友、家人孩子,参加这难得一见的花灯盛会,然而正是在这场祝寿的花灯盛会上, 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幼童拐卖案件。
据记录,在紧闭城门, 全城搜捕的半个月内, 禁军共捣毁窝藏孩童的位点十二处,抓捕拐子头领及部众近百人,救出孩子四百多人, 多是男童和双儿。
此事一经揭露, 朝野哗然。
谁都没想到堂堂天子脚下, 拐子竟敢如此丧心病狂。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