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又忍不住嘟哝:“我还没生你的气呢,我差点儿就看不到你啦!”
说着话,鼻子就又忍不住酸了起来,他吸了吸鼻子,脑袋蹭了蹭褚源的胸膛,抿唇将眼角的湿意蹭掉。
往常褚源肯定会把这小坏蛋的脸推开,省得衣裳上尽是他的眼泪鼻涕,但今日他却任胸膛的衣裳殷湿,待得小坏蛋的情绪稳定下来,才松开手来。
“王爷,热水准备好了。”红棉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但人却没进来,很显然是某人事先交代过了。
夏枢一愣,才反应过来景璟、褚洵等人的情况,赶紧问道:“其他人也都回来了吗?”
褚源没回复,而是冲外面道:“你们两个进来吧,说几句话就回去准备。”然后摸摸他的脑袋:“我去洗澡换衣服,你和他们聊。”
夏枢捡起手杖递给他,刚想问是谁,景璟和褚洵便一前一后跨过屏风跑了进来。
“小……”景璟张口就喊,只是刚喊了一半,眉开眼笑、兴致冲冲的表情就凝固在脸上。他跟老鼠见了猫似的,瞬间紧贴屏风,老实站直身子,和褚洵一样紧绷着身子,低眉垂眼,恭恭敬敬道:“王爷!”
夏枢:“???”景璟也就算了,褚洵怎会叫的如此生疏?
而且这两人先前也没这么怵褚源吧?景璟先前可是日常都想怼一怼褚源,褚洵更是耍赖抱大腿都用过……
他下意识回头看褚源,但褚源却只是平淡地点了点头,若有若无地“嗯”了一声,便拍拍夏枢的脑袋:“去吧。”然后拄着手杖朝隔壁的小隔间摸索走去。
夏枢本来想帮他引路,但见他迈脚毫不迟疑,不过几步路就摸索到了隔间的小门,显然没忘了屋里的布局,又见景璟和褚洵老实站着,一动不敢动,想了想,对褚源道:“有事叫我,我在外面。”
然后等褚源应了之后,便抬脚往外间走去,同时招手两人:“咱们出去聊。”
“小枢哥哥!”一出门,景璟便一把抱住夏枢,高兴地蹦了蹦。
夏枢见他完好无损地回来,精神还这么好,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不由得高兴,回抱住他之后,使劲拍了拍:“不错,长高了!”而且不止长高了,婴儿肥褪去,脸也更精致了。
景璟显然对此很骄傲,放开他之后,拿手在头顶和他额头之间比了比,笑的眯了眼:“快赶上小枢哥哥了呢。”
只是,高兴着,景璟脸上便起了疑惑:“小枢哥哥,你怎么瘦成这样了啊?”刚刚只顾着高兴,现在离近了,目光又停在小枢哥哥脸上,景璟才发现他的脸比自己离开时瘦了一大圈。
“大嫂,是封地发生什么事了吗?”褚洵连忙问道。
“无事。”夏枢摇了摇头,他不好说自己是内心不安,噩梦连连,才导致状态不好。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何会有一种异族马上就会攻南的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甚至让他冒着天下大不韪自作主张购买大宗粮食武器。但实际上,褚源回来后,他的危机感就消失了,心里烧了大半年的火急火燎也一下子熄灭了。
夏枢不清楚是自己感情用事离不开褚源,还是咋地,明明他也不是粘人的双儿,更不是胆小怕事多思忧虑的性子……就总觉得过去大半年那些感觉有些诡异。
不过这些他就不能和面前的两个家伙说了。他可是威严稳重的大嫂!
于是他就就扫了一眼两人,笑了笑,转移话题道:“你们两个才是发生什么事了吧,怎地见了大哥跟个老鼠见了猫似的,我可从来没见过你们这般怂过啊。”
熟料他不过是一句玩笑,景璟和褚洵就同时神色一变,脸皮子隐隐有些发白。
夏枢吓了一跳,目光瞬间狐疑起来:“不会真发生了什么事吧?”
第210章
然而任夏枢怎么追问, 两人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一样,啥都不说。
最后见他还紧追不放,两人便打了个哈哈, 说要去洗漱一番, 然后就不顾他的拦截,拍拍屁股溜之大吉。
夏枢都给搞无语了,看着他们的背影, 气的想锤人。
不过直到进山祭祀他都没找到机会。
十月份山间的早晨浓雾弥漫,湿冷湿冷的。夏枢把事先准备好的冥衣、冥帽、冥靴一件件拿出来, 和褚源、景璟、褚洵四人一同把这些物事烧给褚家的姑姑和她的丈夫。
景璟和褚洵是第一次祭拜褚熙, 都跪下,认认真真地磕了头、上了香。
褚源全程没说话,对着爹娘的陵墓站了许久, 才转身由夏枢扶着, 离开皇陵, 返回候庄。
回到候庄后,百姓们已经在王府门口排起了见不到头的长队, 而徐寿等人也都在王府门口等着了。
看到褚源出现,所有人都是一愣,但紧接着就是欣喜若狂, 纷纷高声欢语:“王爷回来啦!”
“是刚回来的嘛?”有百姓们离着王府门口近,探着脑袋,热情询问。
“早上回来的。”夏枢扶着褚源下车, 看百姓们交头接耳、笑灼颜开, 脸上也起了笑意,招呼银月:“早上天冷,再起几个大锅, 煮上粥,让大家排队的时候喝口暖粥、热乎热乎身子。”
上一年寒衣节时,封地只有安县,且安县人口极少,百姓们家贫,恐不好过冬,王府授衣时就给封地内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全都授了衣,且为防冬日天冷,衣物都是直接由王府安排人送到百姓家中的。
今年夏枢得封晋县,晋、安两县人口加起来足有十来万。晋县大多百姓家里不像安县当初那般穷的没衣穿,夏枢为节省开支,就给规定了,除了王府校尉之职以上的属下外,两县都选择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给授衣。
不过就算如此,光招候庄百姓们帮忙准备棉衣,也花了半个月时间。
因着人实在太多,范围也太广,王府人手有限,夏枢就让人提前发了通知,寒衣节在王府门口授衣,家中有七十岁老人的人家可安排人过来取衣。也得亏晋县、安县的路全都打通了,两县之间最远牛车路程两个时辰,最近牛车路程不到半个时辰,因此才寅时左右,大门口就排满了人。
百姓们听闻有热粥喝,立马欢呼起来:“谢谢王妃!”
今年所有人家秋季收成都不错,再加上修路有工钱,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百姓们你聊聊我家的收成,我聊聊你家的收成,再一起聊聊平安归来的王爷以及厚实保暖的棉衣,连大冷天的排着队,都不觉得冷了,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满是喜悦和希望,因此气氛是相当的欢快。
夏枢见银月带着小丫头们以及禁军们忙的有条不紊,就朝百姓们点点头,扶着褚源,带着已经见过礼的徐寿等人进了王府。
早饭祭祀前已简单地吃了些,夏枢见景璟、褚洵眼周一圈青黑,精神头也有些蔫蔫的,进了院子之后,就道:“昨晚没休息,又连续赶了一个多月路,你们都回屋休息吧,午饭的时候我叫人唤你们。”
景璟其实有许多话想和小枢哥哥说,不过想着既已回来了,有的是时间,因此也没拒绝安排,行了个礼就去休息了。
褚洵倒是有些犹豫,看着褚源,眼神恳求:“大哥……”
“你陪你大嫂说一会儿话。”褚源满足了他的心愿。
褚洵一改没精神头的模样,立马眉开眼笑,大声道:“谢谢大哥!”
夏枢本想叫褚源休息的,但还未说话,褚源就拍了拍他的手,低声道:“他代我陪你一会儿。”然后转头“看”向侧后方的徐寿等人:“你们来书房一趟。”
徐寿等人一愣,夏枢也是一愣。不过徐寿等人很快就回过神来,立马眼神热切、神情激动道:“是,王爷!”
夏枢把褚源扶进书房后,想着红棉也是一夜没睡,就叫她回去休息,然后找了个小丫头过来待在书房里,帮着端茶倒水。
他则关上书房门,披着披风、抱着手炉在书房正对面的亭子里坐下了。一边打量着书房门,一边寻思着褚源怎么对徐寿等人的存在丝毫不惊讶。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