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帝没安好心,但在景璟的事情上却算是做了好事。
夏枢教育他道:“她心眼不好,故意贬低你呢,你干啥跟着她的思路走。你才刚来乡下几日,受不了风吹日晒很正常啊,你叫褚源大太阳的出去晒几日,他也得立马从美人儿变成红脸门神。而且别说你了,你叫李朝朝堂上那些大官们,以及李朝一众读书人日日在太阳下风吹日晒,你看他们谁能受得了,难道他们就全是废物吗?”
“干不了地里活儿,咱可以干家里活儿呀,咱府里现在急缺会书写的人,这活儿你能干,但她能干吗?你道她不想体体面面地待在家里,可她有那本事吗?她就是没那本事,又见你日日不过是管理管理铺子,算算账,就有银钱到手,心里嫉妒,才故意拿乡下的经历贬踩你。”
“至于嫁娶婚事……”夏枢道:“别听她胡说八道,你长得好看,又会读书、识字、算账,有你娘的嫁妆在手,又有五品尚仪官位在身,月月拿着固定俸禄,干着体面活儿,不说六原郡,就说安县和晋县范围内,好看的男人还不是任你挑。她在乡下的时候,有这本事吗?”
景璟被他这一通教育,心里好受了些。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忏悔道:“先前一直抱着偏见,到了乡下,才知道百姓们有多苦,我以前还因为继母的事情,觉得乡下人粗鄙、恶毒、成天连较鸡毛蒜皮的事情的算计来算计去……来了才发现,每个人都很辛苦,为了一口吃的就要拼尽全力,不一粒米一片菜叶的计较,可能都活不了。我若处在他们的位置上,可能直接就饿死了。”
夏枢:“……”
所以矫枉过正,觉得盛氏骂的话都是有道理的了?
虽然景璟知错就改很不错,但矫枉过正就不必了!
夏枢摸摸他的脑袋:“努力活着的人就算姿态再不好看,我们也要把他们当人看,别不尊重他们。你以前的偏见现在改了就不晚。但是,你继母那样的,以后还是离她远些好。她若是计较些还没什么,毕竟吃过苦头,知道好生活来之不易,想抓住手中的利益也无可厚非,但她对你施加各种手段想要毁了你,心思太过歹毒,已经不能把她当成正常人来看待,你以后还是和她少来往比较好。”
夏枢作为曾被他偏见对待的一员都没怪他,景璟心里感动,也终是舒了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以后也不可能和她往来了。”
“……为何这么肯定?”夏枢问。
景璟撇了一下嘴:“先前发生了冯二那事,阿爹把她骂了一顿。后来她就在我阿爹面前一直装好人,阿爹不在,她便对着我的丫鬟各种‘贱人’‘贱蹄子’的指桑骂槐,意图恶心我,惹恼我。我原是想把阿娘的嫁妆留一部分给阿爹,但看她人品不行,又成天吹阿爹的枕边风,就不想叫她占便宜,于是就在离京前,把阿娘留给我的铺子、田产全卖了换成银钱。离京的时候,她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在阿爹面前和我撕破脸皮,一条条细数对我的好意和关心,把我骂了一通,说我不孝顺,吃阿爹的住阿爹的多年,忘恩负义,还说要和我断绝关系,我就说以后会给阿爹养老,然后同意了和她断绝关系!”
夏枢:“……”
他不知道景家还发生了这事儿。
怪不得送行时,只看到了景政,他还道盛氏最爱在景政面前作秀,为何送行的时候没出来表现,原来是和景璟撕破了脸皮。
不过褚源说的不错,景璟表面上看是个好欺负的,但行事上却很有章程。相信他阿爹,但也不优柔寡断,全数依赖他阿爹的感情,觉得未来可能存在变数,直接果断把阿娘留的财产全部换为银钱,银钱握在手中,盛氏就算再跳脚都拿他没办法。
“我和阿爹说,银钱我就先拿过来,在这边置业,等阿爹以后致仕了,就把他接过来,给他养老。”景璟道。
夏枢好奇:“那你阿爹怎么说?”
“阿爹同意了呀。”景璟笑了一下:“阿爹说让我好好干。”
景璟也确实非常努力地想好好干,只是……他真的差点儿就因为好胜心,被盛氏拐到沟里去了。
景璟对夏枢非常感激:“谢谢你,小枢哥哥!”
“客气啥。”夏枢见他想开了,也松了一口气,心道景政虽然有当“后爹”的潜力,但目前来说对景璟还是过得去的。
他道:“盛氏那些屁话你就当她放屁吧,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干些文书采买的活计,咱们现在人少,一个人得干好多事情,不过等学堂建起来,会识字、算账的人多起来,就好了。”
“现在很缺识字、算账的人吗?”景璟意外。
“当然缺啦。”说起这个,夏枢就是手腕酸疼,把从来到这里至现在的事情说了一遍。
“写了这么多契约呀?”景璟惊讶。
“接下来还有那两千多灾民的契约呢。”夏枢道:“若是躲入山中的百姓们出来种田,会更多呢。”
要知道安县原本可是有五千多户,现在留下的才不到一成,若是那些人都回来,或者是有差不多户数的人补进来,他们的任务会非常重。
当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想把五千多户补足,没有两三年,基本不可能。
夏枢道:“租田的事情了结,便是盖灾民宿舍、学堂、还有王府,到时候要大批采买,我和褚源不能出安县,各处建设以及监工的事情交给高景,采买的事情就由你带着红棉他们来做。”
他笑了一下:“你先前不是喜欢做生意嘛,以后砍价这方面的都交给你啦。”
景璟先前被打击而产生的阴影立马烟消云散,开心地抓住他的手,仰着发胀的小脸,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放心,你那么穷,我一定会给你省大钱的。”
夏枢:“……”
谢谢你哦!
……
景璟一来,原本租的几间房子就不够住了。
夏枢和夏娘说了一声,想租一间正房,给景璟暂住,夏娘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也没要他再加租金,只道住的人爱惜房子、家具就成。
夏娘这宅院非常干净,平时病人多且回不去的时候,都是充作病房给人住,所以每个屋子里面都有床,且配套家具齐全。
高景下午就派人过来送信,说从明日开始,每日都会有大约两百名灾民过来签订契约,送信的人还把景璟的行李送了来。
也幸好安县各类信息统计任务已经完成,红棉也给整理了出来,从明日开始,红棉就能加入三人的队伍,一同写契约,否则得把三人累出个好歹。
而红棉、景璟加入之后,几人废寝忘食,起早摸黑,最终在五月二十日将灾民们所有的租田事宜给解决掉。
自此,安县共有三万亩田被百姓们租走,还剩八万多亩地暂时荒芜。
第158章
这一日, 夏种基本接近尾声,景璟带着红棉,由侯村长领路, 去了隔壁晋县看建房材料以及询粮价。
夏收刚结束, 粮价处于最便宜的时候,夏枢和褚源打算再买一些粮食储存起来。
从京城拉来的粮食,一半赈济了定南郡百姓, 还有一半被他们运过来,一路养着那两千多名灾民。虽然现阶段灾民们已在安县安家种田, 但粮食种下去, 得秋收之后才能收回来,中间的这段时间,他们没有别的收入, 夏枢和褚源还得雇佣着他们, 每日给些粮食, 让他们能活下去。
两千多人一个月就能吃下七百多石粮食,算下去, 等秋收的时候,夏枢和褚源手头的粮食怕是只余五千多石。
五千多石粮食看着是不少,但按照安县还能收容的人口来算, 安县还能容纳差不多七八千人,若是再有流民过来,夏枢和褚源肯定还会收下, 只是若流民数量太多, 接近他们的人口缺口,那五千石粮食就差的远了。
世道不好,无论如何夏枢和褚源手中都得留够足以保障安县现有百姓吃两年的口粮, 所以,买粮的事情就非常迫切。
“四万石粮食,差不多得两万两银子。”夏枢一边翻着账册,一边和褚源念叨:“王府、灾民宿舍、书院、牛舍、禁军宿舍、校场、粮库……全部建下来,不算人工费,光砖瓦木石材料估摸着就得万把两银子。”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